失去镇压各行省的实力,尤其是边疆行省,很可能就会脱离朝廷的管控。

  天子有些愤怒的说道:“难道就任由他们一步步壮大吗?如果这些工厂,全部都由朕来掌管呢?以后不允许私人开设工厂,招揽雇工。”

  天子本来是说气话,但说完却突然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,只要皇室掌管一切,那自然就没有人能够越过皇室,去获取一些威胁皇室的力量了。

  洛长青敏锐的意识到这其中一定有些不好的东西,但此刻他说不出来,也不能说,略一沉吟后,洛长青沉声道:“如果陛下下定了决心,那就只需要注意一点,别让这些东西落到贵族的手中,收归皇室,就是收归皇室。”

  洛长青此行前来本来是为了趁着这个机会,给天子讲一下现在帝国基层力量的变化,缓和皇室和新兴阶层的关系。

  给予新兴阶层中那些比较保守的人一部分权力,扩大帝国的统治阶层。

  但没想到最后却变成了这幅样子。

  他现在彻底的想明白了,这就是一次旧贵族对新兴阶层的反扑。

  虽然按照天子的做法,贵族从这次的事件中没有捞取到好处,但贵族对新兴阶层的这次反扑却非常的成功。

  洛长青开释贱籍之后,准备各项政策,将百姓从土地上送进工厂,他的目标是在十年之内,让帝国的钢铁等产值翻番,各项商品都要大幅度增长。

  朝廷所能够直接控制的区域,要获得决定性的力量。

  现在看来计划要改变了,接下来就要看皇室控制下的商业力量,能不能承担的起充实帝国的重任了。

  至于在这个时候劝说天子,即便是洛长青也不会做。

  实际上,现在他也正处于迷茫中,这个世界变得太快了。

  他就像是旧世界的那个人,守护着大唐和洛氏,但新的世界却好像已经不需要他了,甚至没有他,或许更好。

  他是维新派,但是现在洛氏的年轻人中,已经出现了纯粹的改革派。

  洛长青知道这些事,但他从来都不去干涉,他虽然是家主,但洛氏子都是自由的,他不可能去干涉他们的未来。

  他偶尔也会想,如果有一天,自己和其他洛氏子站在对立面,该怎么办。

  但仔细想想,又不可能,没有洛氏子会站在自己对面,他们最多只会看着自己,注视。

  ……

  天子的意志就是一切,关于那本禁书,当然没人会登上报纸,只是朝廷开始查这方面的书籍,所有行省都在查,当然,实际上就是中原,岭北那些地方,都太远了,天高皇帝远,根本就管不到。

 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天子下令,以后不允许私人开办工厂,现在的工厂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移交,朝廷会给予一定的补偿。

  这道诏令不仅仅在中原实行,在帝国统治的所有行省,以及藩属国中,都要实行。

  当然,不同行省以及藩属国,可以根本情况不同,收缴不同的比例,但务必要“可靠”的人。

  皇室会派人前往接受,当地的贵族以及官府要进行协助,藩属国的则直接移交给国王和大公。

  这道诏令的关键就在于“可靠”的人,这几个字,所有人都知道,一定是有什么事情促动了天子的神经,于是才有这道诏令的诞生。

  天子以及洛王不可能不知道,这道诏令将会掀起多大的风浪,尤其是在一些藩属国和安南行省、岭北行省,这样的行省中,一定会有动乱产生。

  但天子还是这么做了。

  这一定是对某一件事极度的不满,没有人会把这件大事和江南的一桩并不如何大的叛乱联系在一起。

  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。

  在中原有洛长青,这道诏令可以极快的执行下去,而且皇室的力量远远不是这些新兴阶层所能够比的。

  所以这道诏令在中原的执行情况比较好,在一切王权本就强大的藩属国中也执行的比较好,那些国王大公,比如波斯,罗马,都借着这件事,收拢财富。

  但这道诏令在其他官府力量并不强的地方,就不是如此了,比如安南行省。

  即便是有中原的朝廷在背后撑腰,但安南行省的现实就是官府衰弱,在这里当官的人,不可能是强大的新兴阶层的对手,他们甚至直接加入其中,勾结在一起。

  而那些不愿意同流合污的,根本就在这个位置上坐不下去,在这种时代,有一万种方法将那些官员搞下去。

  朝廷的诏令下来之后,表面上这些东西归于官府,但实际上,还是他们自己管理,那些大商人,甚至借着这个机会,去兼并那些小商人的工厂,形成更大的工厂。

  在这个工业化的时代,安南可实在是一块好地,实行工业的几乎所有原材料,它基本上都有。

  中原的剧变让许多人猝不及-->>

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,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