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>
    智明王李阳贞最积极,亲自坐船跑去福建。

    一旦大明吞并安南,那他们就成了前前朝王族,将彻底失去最后一点政治作用。

    萧合达先叛乱被诛杀,慕氏兄弟还没来得及叛就遭捕杀。

    黎桓趁着小皇帝才六岁,勾搭上了太后,自封为副王。又因为赵光义出兵,他高喊着率军抵抗,刚出京城就披上黄袍。

    朱康莞尔笑道:“黎氏当初掌国安南,不是已经追封过几代祖宗吗?当时也没说从中国而来啊。”

    其实这种事情,他们早就在做。

    他害怕啊!

    他的老祖宗,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十四子、曹王李明!

    鬼知道这种族谱靠不靠谱,但李阳贞却是当真了。

    当地官员、士绅和商贾,都热情款待李阳贞。还有李氏商贾趁机谈生意,李阳贞一口答应,欢迎老家的族人去安南经商。

    主将先打了一场大胜,让其余将领赶紧带兵跟上。结果诸将不趁着旱季尾巴进军,硬要留在原地等水军杀来合兵。足足拖延七十多天,硬拖到最热最湿的季节,将士因湿热环境病死无数。

    他们在西夏有自己的地盘,一直为西夏提供战马。

    “臣一定尽心保管,”黎禐说道,“臣之长女,已改嫁给殿下为侧夫人。次女、季女还请殿下一并收纳,可怜她们在宫中寂寞。臣其余诸女皆已嫁人,但有第十二女待字闺中,殿下若是有意……”

    这货到处显摆自己大唐皇室后裔的身份,朱康听到消息置之一笑,乐见其继续大肆宣扬此事。

    安南李朝开国君主李公蕴,是晋江安海李氏李淳安的次子。他们原本不在安海镇,是做生意搬到那里的。李公蕴的哥哥李公藻,没有随父出海,留在那里成为安海李氏始祖。

    大理国也是如此,那些家族也有中国祖先。要么是汉唐某将军的后代,要么是汉代某文官的后代,甚至还有自称是汉唐宗室的。

    慕氏乃慕容氏的简化,来自吐谷浑王族。

    朱康问道:“这是大好事,但靡费过多。”

    一时间,安南朝野上下,皆以中国血脉为荣,掀起一股编修族谱的热潮。

    李阳贞本身是跑来演戏的,结果到了李氏祠堂,看到那些祖宗牌位,甚至看到祖爷爷的牌位,顿时就跪在那里哭泣祭拜。

    黎氏属于前朝王族,跟李朝王族通婚属于政治合作。

    朝堂势力基本没变,李仁忠依旧是文官之首,李察哥依旧是武将之首。

    只有这样,才能彰显他们血统高贵、源远流长。

    数日过去,黎氏“族谱”做旧完毕。

    既然黎氏如此贴心,朱康自然有所表示。

    这样的出兵时间,正好赶上又热又湿的安南雨季!

    打仗时,北宋将领的操作也很迷惑。

    族长拿出族谱说:“我们是泉州李氏的分支,那边还有更大的祠堂。”

    李乾顺前后卧床大半年,中途病情好转过一阵,甚至能够亲自去上朝,如今终于是扛不住了。

    尤其是那些不得志的士子,更愿意相信自己是汉人后代,更希望安南能够回归中国。因为回归之后,他们的发展空间更大,说不定就能考试做官呢!

    安南科举被大族把持,只比高丽和西夏要好一些,寒门士子很难爬得上去。

    范仲淹拉拢慕恩及诸族酋长,赏赐衣物和钱帛,试图让慕氏帮着北宋打仗。

    朱康点头道:“原来如此,这本族谱可要妥善保管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黎氏三姐妹,就是当时一起入宫的。

    原来黎氏、李氏连续两代安南王朝,祖上竟然都是中国人。

    而大明和朱康,就是那颗大树。

    朱康只娶了老大,如今老二、老三还在宫中守寡呢。

    此后,隔三差五举办宴会。

    为此,黎氏甚至伪造族谱,把祖宗变成南迁的汉人。

    他把在宫中守寡的黎氏姐妹,通通给娶了。不过黎禐的第十二女,朱康却没有笑纳,而是嫁给韩京为妾。

    十五岁的李仁孝继位,生母曹氏为太后。

    慕洧转身看着东方:“如果李察哥真容我们不下,就只能举族投靠大明国了。立即派人联系萧合达,他也跟李察哥有仇怨,可以约好了一起投明!”

    李阳贞在泉州李氏的族谱上,还发现一個非常劲爆的消息。

-->>

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,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