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肯定被福建本地海商抢光了。”

    福建沿海的疍民,起源于隋初大起义。

    杨素率军杀到江南,起义军纷纷逃到福建,有许多遁入海上做了海盗,渐渐演变成海边那些疍户。

    隋朝还是不放心,一路追杀到琉求(台湾北部),抓了一万七千多台湾百姓回来。

    这些台湾俘虏,也被安置在福建沿海,并且跟之前的残存起义军合流。他们被统称为“游艇子”,在唐代获得身份,需要向官府纳税。

    罗舜卿在福州补给之后,继续返回杭州。

    澎湖海军指挥使杨幺,却是带着诸多疍民,直奔台北一带而去。

    那里正是流求国!

    其势力范围,在台北的淡水河流域,以及台湾北部沿海平原。

    他们从汉代就开始跟福建商业往来,宋代更是频繁交流,甚至还会购买福建出产的荔枝。

    舰队抵达新竹附近海岸,疍民们纷纷搬着家当下船。

    杨幺把这些游艇儿聚拢,训话道:“十年之内,你们不用缴纳赋税,商贾会定期运来货物。不要跟琉球人起冲突,我会划定一片区域,给你们在岸边建房安家。想继续住船上也可以,你们自己决定。多跟琉求百姓交流,最好能与他们通婚。”

    一群疍民静静听着,他们愿意迁徙至此,纯粹是奔着十年免税去的。

    杨幺继续说道:“你们平时不要散得太开,遇到毗舍耶海寇立即聚拢,拿起兵器跟他们打仗!立功者重重有赏,死后也有抚恤。我会留下一队军士,教你们怎样作战。现在发放兵甲!”

    全都是大明军队淘汰的装备,清一色皮甲,还有许多刀枪,甚至是有弓弩。

    “杨指挥,琉求国王来了。”随军商贾兼翻译说。

    杨幺把疍民们交给副将管理,自己则去见琉求国王。

    这个琉求国王,不但懂得基本礼仪,而且还有个汉名叫林秀。

    林秀抬手作揖,用蹩脚的福建方言说:“小王拜见将军!”

    杨幺听不懂,需要福建海商翻译。

    他仔细观察,发现此人的相貌,与福建人没啥区别。

    就是打扮很有意思,全身穿着麻布服装,一半胸膛袒露出来,项链是用铜钱串起来的。

    这里不以铜钱交易,大陆铜钱在琉求国属于装饰品。

    “伱可想清楚了?”杨幺问道。

    林秀回答:“小王愿意归附大明!”

    杨幺说道:“那好。从今以后,你就是大明琉求宣慰使。琉求百姓,依旧由你治理,每年须向大明天子纳贡。琉求百姓,五十年内不用向朝廷缴纳赋税。毗舍耶强盗若来劫掠,我会出兵保护你!”

    “多谢将军!”林秀高兴道。

    杨幺又说:“大明的册封使臣,过几个月便至,到时候你要好生迎接。”

    林秀说:“是。”

    从考古出土来看,琉求人至少在汉代就已存在。

    他们以种植水稻为生,而且已经学会了炼铁,还知道使用煤炭。

    但从古代典籍来看,琉求人炼铁、锻铁技术很差,经常用粮食跟福建海商交换铁器。

    他们的男性平均身高约1.65米,女性平均身高约1.6米,流行土葬,但坟墓不堆土。

    整个琉求国在南宋时就突然没了。

    炼铁、种稻技术也随之消失,台湾岛的生产力就此严重倒退。直至明朝末年,台湾岛民才从福建移民那里,重新学会了怎样种植水稻。

    造成台北流求国灭亡的凶手,极有可能是台南毗舍耶人。

    毗舍耶人经常驾着船筏,从台湾南部过来劫掠。不但抢劫流求国,而且屡屡抢劫澎湖列岛的汉民,甚至跑来福建沿海地区洗劫。

    为此,南宋朝廷不得不在澎湖列岛驻扎水师。

    正是因为不堪毗舍耶人劫掠,琉求国王林秀才答应向大明称臣,以换取大明水师对琉求的保护。

    “这是太子殿下,让我赠送你的礼物。”杨幺拿出一把宝刀。

    林秀捧过来一看刀鞘、刀柄镶嵌着宝石,拔刀出鞘更是寒光闪闪。

    林秀越看越喜欢,朝着大海隔空跪拜:“感谢仁慈慷慨的太子殿下!”

    杨幺受到邀请前往琉求王城做客,沿途看到许多金黄的稻田,这里的农业技术是真不错。

    但没有城池。

    就连琉求王城,也不过是用木栅栏围着,仅仅能防御野-->>

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,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