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翻译成汉语就是“生活在高山之上的部落”。)

    汉官征讨蛮夷,虚恨部是个极好的选择。

    邛部川蛮果然没有怀疑,苴猛打算秋收之后,趁着汉人征讨虚恨部,自己则率兵攻打两林部的东北部地盘。

    虚恨部得到消息吓得不轻,大鬼主阿埋慌忙派儿子过来,辩称他们没有劫掠汉民。

    宇文常装模作样,说是会派人调查,并把虚恨部王子扣下。

    转眼间,夏粮已征收完毕,朱铭下令减免士兵家庭的夏粮和杂税,一时间士气更加高昂。

    就是黎州和汉源县财政有点撑不住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烈日之下,一队人马从北而来。

    林摅擦着额头细汗,骑着马儿缓缓前进,心中抱怨这鬼天气、鬼地方和鬼差事。

    他可是做过开封府尹的人,居然被派来黎州询问情况。

    还是吃了读书太少的亏啊。

    林摅最初攀附蔡京,跟坐火箭一样升迁,但始终有片阴云罩在他头顶。

    他受蔡京赏识,担任当值传胪,负责唱贡士之名。有位太学毕业生叫“甄盎”,对于林摅来说,这两个字太生僻,居然当众给念错了。

    蔡京的那些政敌,立即抓住机会弹劾。

    从此,林摅只要调回京城做官,干不满一年就被重提旧事,然后被贬去地方做知州。风头过了,又回京城,接着再被贬去做知州,甚至一度被扔去提举道观。

    如今他转投童贯,担任“权枢密院都承旨”。

    这是一个临时职务往往兼任起居郎,同时听命于皇帝和枢密院。

    到得城外递铺,林摅便停止不前,让亲随去城门外喊话。

    “起居郎兼权枢密院都承旨林讳摅公,奉皇命问询黎州筑城互市之事。本地都监,还不快快出城迎接!”

    不多时,宇文常就带着一众官吏出城迎接,就连朱铭都从军营里闻讯赶来。

    众官吏排队拜见,态度极为恭敬。

    林摅这才感觉满意,点头微笑:“进城吧。”

    黎州财政本就不够,还得花钱招待这厮。

    酒足饭饱之后,林摅驱散众人,要跟宇文常单独说话。

    朱铭正待离开,却听林摅说道:“朱知县也留步。”

    朱铭转身拱手,踱步回去坐下。

    林摅居然拿自己开玩笑:“我读书少,这事人尽皆知,连贡士的名字都要念错。”

    宇文常搞不明白此人路数:“识字多不见得就有本事。”

    林摅哈哈大笑:“这话我爱听。”

    宇文常说道:“近日调查得知,请求筑城互市之人,并非邛部川蛮,而是那大理国高氏。”

    “哦?”林摅立即有了精神。

    宇文常道:“朱知县来讲吧。”

    朱铭于是展现自己的历史地理知识:“大理国有四郡八府三十六部……”

    林摅认真听完,说道:“不料那大理国,竟也被权臣把持朝政,还暗中控制黎州诸蛮。”

    朱铭说道:“唐朝的时候,大渡河以南地界,本就被南诏国所控。那些蛮夷,是先听命于大理国,再表面归附大宋获得册封。”

    “须得出兵震慑蛮夷!”林摅立即拍大腿。

    林摅本来就属于“主战派”,曾经在出使辽国的时候,故意激怒辽国皇帝。

    辽国皇帝大怒,对宋国使团断水断粮。

    等到林摅返回大宋,立即遭到弹劾,说他奉蔡京之命“惹邻生事”。(事实上,林摅当时的外交发言,堂堂正正找不出丝毫破绽,而且确实在维护大宋利益。)

    这次奉命来黎州,林摅也想搞事儿。

    他就一个目的,打仗捞军功,因为宋徽宗就是这么想的!

    宇文常说道:“在下已经开始练兵。”

    林摅说道:“须把那些蛮夷打服了,令其彻底归顺朝廷。最好能略其土筑城,设置几个县,安排流官治理蛮地。”

    这不符合宇文常的规划,当即拒绝:“诸蛮有数十万人口,若是略地筑城置县,恐怕各部皆反,非得数万官兵征讨方可。我与朱知县的谋划,是分化诸蛮击其夷首,只需数千人便可获胜。事成之后,重新册封鬼主,于大渡河南岸扶持熟夷另立一部。如此,可保黎州数十年安定。”

    林摅仔细想想,点头道:“也可,什么时候发兵?我来做主帅。”

   -->>

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,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